以下是含有 史托騰柏格的搜尋結果,共71筆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0日揭曉,美國總統川普頻頻向挪威官員與評選當局發動遊說仍未能如願摘下和平桂冠,白宮對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冷言冷語,MAGA支持者痛批「笑話一樁」、「無腦選擇」,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丁也火速為川普送暖。不過,本屆和平獎得主不僅符合和平獎檯面上三大定義,從美洲區域政治現實而言是個巧妙的評選結果。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自稱應獲諾貝爾和平獎,若沒得獎對於美國是奇恥大辱。想抱川普大腿的國家聲稱川普值得獲獎,川普核心圈官員頻於公私場合幫忙拉票,此前已有專家分析川普陣營遊說過頭恐收反效果。川普行事作風難料,萬一沒得獎不曉得會有什麼不爽舉動,挪威官員最近私下笑稱和平獎10日頒發當天想請病假。
川普總統在「雙普會」途中告訴媒體,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告訴他,「只要你是總統,我絕不會攻打台灣」。習近平這句話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算不算對川普的承諾,或許有各自解讀的空間,但台灣必須警惕,川普身為美國總統,不會編造謊言,習近平身為大陸領導人,更不會在台灣問題上隨意開支票。
川普總統在「雙普會」途中告訴媒體,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告訴他,「只要你是總統,我絕不會攻打台灣」。習近平這句話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算不算對川普的承諾,或許有各自解讀的空間,但台灣必須警惕,川普身為美國總統,不會編造謊言,習近平身為大陸領導人,更不會在台灣問題上隨意開支票。
美國總統生涯改變了川普,他從發牢騷,抱怨沒得艾美獎(Emmy),轉而追求諾貝爾和平獎。他本週要採取行動,試圖一舉拿下這兩項殊榮。如果一切按計畫進行,川普將因本週在阿拉斯加和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峰會,斡旋俄烏和平,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並因去年12月主持「甘迺迪中心榮譽獎」(Kennedy Center Honors)而贏得艾美獎。
東擴喊停,北約似乎已擱置在東京設立聯絡辦事處的計畫,日本共同社25日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負責人24日表示,「已不再商討」在日本開設聯絡辦事處一事,也就是說實際上已經放棄此舉。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新國家安全戰略,白宮強調是留給川普的戰略政策指引,希望美國全球戰略維持一定的延續性。報告特別關注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四國之間的合作關係,稱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些國家的合作協調不斷加速。報告認定這所謂的「邪惡軸心」或「邪惡四國」正在顛覆美國建構的世界秩序,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新國家安全戰略,白宮強調是留給川普的戰略政策指引,希望美國全球戰略維持一定的延續性。報告特別關注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四國之間的合作關係,稱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些國家的合作協調不斷加速。報告認定這所謂的「邪惡軸心」或「邪惡四國」正在顛覆美國建構的世界秩序,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近日警告川普,若脅迫烏克蘭簽署「糟糕的和平協議」,恐讓北京對台灣「有其他想法」,英媒評論,此言意味恐讓北京「更有底氣對台灣動武」。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新任秘書長呂特(Mark Lutte)10月1日上任。他重申,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戰爭的「決定性力量」,而支持俄羅斯必須付出代價。
在俄烏戰爭以及美國大選前景未卜的情況下,荷蘭前總理呂特(Mark Rutte)10月1日取代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接任北約秘書長一職。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在任長達10年的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當地時間9月19日在告別演說中建言,「自由比自由貿易重要」,歐洲應從依賴俄羅斯能源貿易汲取教訓,不要對中國犯下同樣錯誤。
烏克蘭空軍一架F-16戰機於8月26日墜毀,造成一飛官喪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8月30日革除空軍司令歐勒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的職務,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則宣布,任命克里沃諾日科(Anatoly Krivonozhko)代理空軍司令。
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對德國周刊《周日世界報》表示,烏克蘭入侵俄羅斯庫斯克地區是合法的,基輔有自衛權。
北約組織慶祝成立75周年,9日至11日於華盛頓舉行峰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首次附和美國關於北京援助莫斯科對烏克蘭戰爭的說法,認定北京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支持,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手」,並呼籲中國立即停止提供俄國戰爭物資與政治支持。聲明中還警告北京,若繼續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恐會傷及北京自身的利益與聲譽。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峰會會後記者會上警告,中國要為助長俄烏戰爭付出代價。
北約宣布,位於波蘭雷濟科沃(Redzikowo,在波蘭北部濱波羅的海)的美國彈道飛彈防禦基地(U.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ite)正式運作。該基地採用SPY-7雷達與標準3型攔截飛彈,又名「陸上神盾」(Aegis Ashore),是目前最先進的飛彈防衛系統,可加強北約盟國在波羅的海至北歐區域的空域探測、追蹤,以及攔截彈道飛彈威脅。
北約組織慶祝成立75週年,9日至11日於華盛頓舉行峰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首次附和美國關於北京援助莫斯科對烏克蘭戰爭的說法,認定北京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支持,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手」,並呼籲中國立即停止提供俄國戰爭物資與政治支持。聲明中還警告北京,若繼續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恐會傷及北京自身的利益與聲譽。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峰會會後記者會上警告,中國要為助長俄烏戰爭付出代價。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北約峰會上除了頻頻出現口誤外,還發生一件插曲。有媒體爆料,由於拜登遲到太久,有鏡頭捕捉到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大翻白眼」,她還作勢檢查了並未佩戴手錶的手腕,因此被人解讀為她已經等到不耐煩了。
香港《南華早報》12日報導,近來北約不斷試圖「東進亞太」。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美東時間11日稱,在應對「中國威脅」時,越來越多印太地區國家採取主動行動,對抗中國,他直接點名日本和菲律賓,指稱這些國家近期一些舉動,美國「感到鼓舞」。報導解讀稱,瑞特納此言係「誇讚」這些國家在「抗中」方面,正開始減少對於美國領導的依賴。
北約組織(NATO)發表華府峰會宣言,點名中國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手」(decisive enabler),敦促其停止為俄提供一切物質和政治支援。這是北約首次公開譴責大陸對俄的軍事支持。大陸外交部則指出,宣言內容充滿偏見、抹黑、挑釁,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北約方面提出嚴正交涉。